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学科的教学亦如其它自然学科的教学,重逻辑思维轻形象思维,重模式的认知轻对语言材料的想象和领悟。语文学科不像数理化等自然科学,需要通过公式、定理、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获得知识,它有其非理性的内涵,只有通过反复的咀嚼、参悟和想象才能获得。因为应试要求的规范和确定性,语文教学也追求强调规范和确定性,结果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像碎尸式的外科手术,把字、词、句、修辞等从文章这一有机结合体中一一肢解下来,然后进行机械的解释、记诵、研究总结,这就使作品的“形”“神”产生了分离,作品也失去其特有的魅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也失去了“生命”的源头活水。
长期过分强调理性的分析,忽视乃至取消形象思维,必将抑制大脑的想象联想机制,使人的精神世界变成一片荒漠,这就使得语文学科失去其培养情感,提高审美情趣,从而改善人的基本素质的功能。语文课堂教学应遵循语文学科进行美育和智育培养为目标这一特点,这就必须摒弃过分强调理性的模式认知的教学方法。个体状态的字、词、句、修辞等都是为表现文章的旨趣服务的,只有高屋建瓴对文章的旨趣进行整体把握后,再去分析字里行间跳动的形象、思想和情感,才不至于使作品的“形”“神”造成分离,同时,对文章旨趣的把握也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所以,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做到既“赏”又“析”,在“赏”中唤起情感共鸣,激发想象,在“析”中对构成文章的个体作理性的分析思考。
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进行赏析呢?这就必须力求再现文章中表现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方面的形象因素。营造一个与文章的内容相协调的“赏”的氛围,借以诱发学生的想象和情感,引起主体精神的愉悦。教师可以通过引人入胜的导入、背景渲染及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语言,借助学生的直感生活经验与间接生活感受,使抽象的文字幻化成各不相同的活灵活现的画面,让课堂产生“磁场效应”,使学生恍然置身于其中。还可以把图像、影视、声像及计算机软件等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引进课堂,通过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模拟创设静态或动态图像,使学生能快速感知形象,积极进入作者的思维过程和情感体验中。
长期以来,垄断语文教坛的就是一种教学结构——串讲分析,考评语文课堂教学的标准就是“多讲”、“不漏讲”,于是语文课几乎都是这样教学:教师站在台上,“一本教材一支笔,先分段落后释义。中心思想字词句,学生不辨东和西。”教师在台上千篇一律、老生常谈,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无精打采。而赏析式课堂教学法,打破了这种沉闷的局面,教师的地位是“主导”,作用是“引导”、“服务”,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只有在这种和谐平等的关系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他们的思维,唤起他们的情感。当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循着教师的诱导沉溺在作者所创设的艺术世界里时,作者、学生和教师的情感就会融会贯通,整个课堂就会呈现出强烈的共鸣状态。这时,接受知识才真正成为一种情感的美的熏陶,在愉快的教学过程中,达到美育培养和智育培养的目的。
(作者单位:湖南岳阳市农业学校)